記憶不只是回憶:從山道猴子看見的愛情習題

山道猴子帶著上一段感情的經驗,也在下一段感情中讓女友覺得不可理喻、備感壓力
其實人都帶著過去活在未來,建構在記憶之中

內隱記憶=程序性記憶(procedural memory),如騎腳踏車、打字
外顯記憶=陳述性記憶(declarative memory)
具體事情的記憶

Endel Tulving在70年代 將陳述性記憶細分為語意記憶(Semantic memory)及情節記憶(episodic memory)

語義記憶(Semantic memory),個人經驗的一般的事實性知識,如日本的重要城市
情節記憶(episodic memory),特定事件的觀察性的資訊,出發去日本自由行登機的時刻

Tulving的研究強調了在情節記憶中「主觀的記憶覺察subjective awareness of remembering」的重要性。這意味著能透過心靈時間旅行,以情感色彩重新體驗過去的事件。

自知覺察Autonoetic awareness是一種人類獨特的能力,允許我們參與心靈時間旅行。這個概念後來被用來在實驗中區分情節記憶和語義記憶。

情節記憶涉及自知覺察,使我們能夠重新體驗過去並預期未來。Tulving引入了「時間感chronesthesia」這一概念,是一種主觀時間感知。

雖然自知覺察強調了自我,時間感則聚焦於主觀時間。
然而,最近的研究表明語義記憶也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產生影響,挑戰了自知覺察的獨特性。
語義記憶有助於構建可能的未來情節,並為心靈時間旅行提供基礎。

ref Renoult L, Rugg MD.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ndel Tulving’s episodic-semantic distinction. Neuropsychologia. 2020 Mar 2;139:107366. 2020 Jan 30. PMID: 32007511.

#山道猴子#山道猴子的一生#醫學知識#科普知識#科普小教室#醫師日常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